聊聊有些国企的“数字化”,感觉路子有点野!
数字化这个词,不算新鲜了,喊了得有几十年了。跟着时代往前走,肯定是好事,咱们都举双手赞成。
但有些国企搞这个,感觉劲儿使了,就是没使对地方,甚至有点跑偏了。下面这几种情况,您瞅瞅,是不是挺眼熟?
01 系统:老换,跟逛淘宝似的
一说要数字化,第一步就是买买买!办公的、财务的、党建的……各种软件、网站、APP,恨不得全都给配齐了。
可接下来呢?就跟小孩玩玩具似的,一个新的系统,用不了仨月半年,就嫌旧了,又说要换个更高级的。要么就是上面集团用了啥,咱也得跟着用一样的。
得,之前录的数据白录了,员工刚学会又得重学。好家伙,精力全耗在倒腾系统上了,正事没干多少。
02 流程:说好的方便,咋又退回老路了?
本来用电脑办公多好,又快又规范。可有些单位,愣是把好经给念歪了。
为啥呢?因为系统它“死心眼”啊,干啥都留个记录。有些人那些“不太好说”的操作,一下就给记下来了,等检查来了,一查一个准儿。
这下可好,大家觉得电子流程太“麻烦”,不如手写签字“灵活”。结果,好不容易用起来的OA系统没人用了,又捡回那一摞摞的纸片子,来回跑签字。您说,这图个啥?不是开倒车嘛!
03 数据:填不完的表,进了“垃圾站”
数字化一搞,最直接的感受就是:表变多了!今天这个台账,明天那个汇总,催得跟什么似的。
手忙脚乱填完了,交上去也就石沉大海了。这些数据到底有啥用?大多数时候是填了就完了,没人看,也没人用。等到真需要数据帮忙做决定的时候,嘿,要么找不着,要么对不上号,根本没法用。
更逗的是,有些领导自己连财务报表都看不太明白,却天天喊着要数字化分析。最后就成了,填表的人机械地填,看表的人装样子看,大家一起糊弄事儿。
04 培训:听起来高大上,用起来用不上
培训没少搞,但好多都是走过场。老师在上面讲着“赋能”、“闭环”这些听不懂的词,员工在下面刷手机,等到散会。
关键是,讲的东西跟咱干的活儿根本不挨着啊!让一个炼钢厂去学怎么运营网上平台,让一个搞传统销售的去研究元宇宙……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!培训完了,该咋干还咋干,一点用没有。
05 追潮流:口号震天响,落地轻飘飘
这一点得重点说说。有些国企,把数字化当成了“赶时髦”,当成脸上贴金的事儿。
领导出去考察一圈,回来开会满嘴都是“区块链”、“元宇宙”,听着特别唬人,感觉明天就要改变世界了。可会开完了,热血凉了,后面就没啥动静了。
有时候又特别敏感,市场上冒出个新词,不管跟自己有没有关系,先跟着喊一嗓子,凑个热闹。方案写了一大堆,会开了不少,钱也花了不少,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。
就算真干起来了,也多是做些边边角角、别人玩剩下的业务,根本形成不了竞争力。事儿虽然没干成啥样,但宣传稿可是写得天花乱坠,自己还挺陶醉。